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GenAI时代大语言模型翻译技术发展与伦理治理青年学者论坛”及“多模态翻译研究与实践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25-11-19  浏览次数:次   作者:孙燕冉   复审:张媛媛   终审:石皓召   摄影:   来源:外国语学院

2025年11月14—16日,由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的“GenAI时代大语言模型翻译技术发展与伦理治理青年学者论坛”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和《口译与社会》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多模态翻译研究与实践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孙燕冉老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其中,第一天的论坛由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和专家,就大语言模型驱动国家翻译技术能力发展路径与技术突破、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家翻译技术生态与标准体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语智能翻译与国际传播、翻译技术发展中的数据主权保护与跨境安全治理、AI翻译的文化适配性与国际传播效能优化和人机协同翻译模式下的译者主体性重塑与能力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度讲解,并启发思考与讨论。

第二天的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教授主持,研讨内容主要包括多模态翻译的理论源流与最新发展、多模态翻译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多模态翻译实证研究设计与方法、口译中的多模态协调与意义建构、影视翻译的跨模态策略与案例分析,以及口述影像的多模态编码与案例分析,既具理论深度,也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论坛结束后,孙燕冉老师表示,教学中需要融入GenAI翻译工具实操、多模态翻译案例,培养学生“技术+翻译+伦理”的复合能力;在人才培养上需重构课程体系,强化人机协同翻译、跨文化适配和国际传播等前沿方向,对接国家翻译战略需求,对翻译教研室开展微专业也有很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