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外国语学院派员参加2025年典籍翻译研究高层论坛

发布时间:2025-10-21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陈易萌   摄影:   来自: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媛媛

2025年10月17日至10月19日,2025年典籍翻译研究高层论坛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基地联合承办,汇聚了国内外典籍翻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典籍翻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太阳集团网站t8617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赵文静教授、杜小芳老师、陈易萌老师参会,与业界同仁展开深度学术交流。

论坛为期三天,内容丰富紧凑,涵盖开幕式、主旨发言、主编论坛、十个平行分论坛及闭幕式等多个环节。主旨发言环节,11位国内典籍翻译领域的知名专家依次登台分享研究成果。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以《乐府〈长歌行〉译者行为比较研究》为题,对比分析英国安妮・比雷尔与美国宇文所安两位译者的译本,揭示西方译者在典籍翻译中的策略选择与文化适应路径;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聚焦《语料库与中国特色话语传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特色话语传播研究需加强理论框架构建与数字人文方法应用;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从儒家思想视角出发,探讨“孔子有关翻译的论断会有什么意义?”,提出“重译作为‘教化’活动,核心在于践行仁道以走向天下大同”的观点;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通过《人工与智能翻译在文本经典性特征理解上的对比考察》,结合《中华文明的起源》英译案例,指出智能翻译工具在人文学术类经典文本英译中仍需大量针对性训练;苏州大学孟祥春教授则以《“人”的翻译考察:从翻译动理学到文明互鉴学》为主题,提出“人的翻译必然走向文明互鉴”的核心观点,引发全场深度思考。此外,南京师范大学许多教授、南开大学张智中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霍跃红教授、浙江大学冯全功教授、中南大学杨文地教授等也分别围绕《三国演义》复译、《断章》英译、汪榕培典籍英译、“游于译”理念、儒家思想国际传播等议题分享研究成果,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盛宴。

在平行分论坛中,三位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分别参与了典籍翻译译者行为批评、诗学翻译审美重构、跨学科视野下典籍传播等主题的研讨。分论坛环节,有的学者重点关注AI机译者与人译者的行为对比研究,有的深入探讨了典籍翻译中的文化适配问题。三位教师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研究报告,积极参与现场讨论,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心得与同行交换意见,收获颇丰。

此次参会,不仅让三位教师及时把握了典籍翻译研究的最新动态,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搭建了与国内顶尖学者及同行的沟通桥梁。太阳集团网站t8617外国语学院始终重视师资队伍的学术能力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此类高端学术平台,推动翻译学科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