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洛邑法韵调研团走进古城,探寻法律奥秘

作者:金阳 马潇晴 王钰茹 马舒琪 时间:2025-08-07 责任编辑:崔译文

河洛大地,文明肇始。为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的深层契合,7月19日至7月20日“洛邑法韵”调研团深入洛阳博物馆、洛邑古城与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从千年礼乐文明的积淀与革命法治的红色基因中,发掘“德主刑辅”、“礼法交融”的治理智慧,思考其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传承文化根脉、弘扬法治精神贡献思考。

图1:实践团洛阳博物馆门口合照

图2:兽面纹铜簋

图3:半面佛

图4:洛阳博物馆的姐妹俑

在洛阳博物馆中,成员们在青铜器纹路中探寻古代法律印记:鼎器上的铭文或许是契约见证,礼器的规制暗含等级秩序的规范。那些历经千年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载体,更默默诉说着中华法系从“刑始于兵”到“礼法合治”的演变,让成员们在触摸文明的同时,窥见法律文化的源远流长。

图5:实践团在洛邑古城合照

聚焦洛邑古城法律维权现状,调研团深入商户、游客与管理方,实地调研消费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通过梳理典型案例、分析维权痛点,团队发现健全投诉机制、强化普法宣传是提升维权效率的关键,后续将形成专业报告,为古城规范运营与权益保障提供法治参考,助力文旅环境提质升级。

图6:实践团讨论商户法律问题

在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中,成员们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参观先辈留下来的遗迹,探访革命年代军民生活及作战所蕴含的法律底蕴。

图7:洛八办大门

图8:成员参与卫生打扫

图9:革命烈士纪念屋

图10:革命烈士遗物以及作战工具展示

图11:志愿活动结束后成员在学雷锋处留念

从洛阳博物馆的青铜铭文、律法文书中探寻法治脉络,到洛八办的红色记忆里汲取精神养分,再到洛邑古城的实践现场传递法律温度,调研团积累的每一份素材都将化为前行动力。成员们表示,将持续挖掘千年法治文明的时代价值,让传统法治智慧在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

CopyRight 共青团太阳集团网站t8617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ytw@shengda.edu.cn    Tel:0371-62565163 0371-62436091

         版权所有:共青团太阳集团网站t8617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