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参加“助力基金申报赋能高水平论文发表2025年第十届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11-03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高曼   摄影:   来自: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高曼

为响应新理念与新格局,推动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助力基金项目申报,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本主义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为主题的“助力基金申报 赋能高水平论文发表2025年第十届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专题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新时代陕西人居环境与美好生活共建共享研究基地、科技园区绿色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房地产业绿色发展与机制创新研究基地等单位联合承办,吸引了全国约300名绿色建筑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参与。我校建筑工程学院组织高曼教师参会,聚焦绿色发展新机遇共话产教融合新路径深入交流,为工程造价专业在城市绿色领域的创新应用拓展了思路与视野。

一、研讨会概况:高规格学术盛会,共话绿色发展新命题

本次会议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本主义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为核心主题,不仅邀请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汪寿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建明、龙如银等顶尖学者作主旨报告,还设置“国家基金申报交流”“高水平论文发表交流”两大特色论坛,及“绿色消费行为”“绿色环保行为”“绿色能源与减排行为”“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政策和技术指导下的绿色发展”五大平行论坛,全面覆盖绿色发展领域的前沿议题与实践需求,兼具学术深度与应用价值。

二、教师深度参与:立足建筑特色,贡献升达智慧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高曼老师参会,围绕建筑工程领域与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的交叉融合,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等内容,积极参与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视野。

11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汪寿阳教授做了题为《谈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对市场营销学研究的挑战与思考》的报告,汪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已从技术层面深度渗透至社会发展各领域,呈现“效率革新—模式重构—价值重塑”的递进影响。在生产领域,AI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以制造业为例,预测性维护系统可将设备故障率降低30%以上,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智能建造中的BIM+AI技术,能实现施工进度动态模拟与资源调配优化。

11月1日下午,高曼老师重点聆听了“国家基金申报交流”“高水平论文发表交流”两大特色论坛,认真聆听云南大学文传浩教授《高水平社科项目申报如何讲好故事开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瑾教授《基金项目申请的核心要素和避坑指南》、广州工商学院佘升翔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经验分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周玉琳教授《一个“青椒”的国基金通关攻略》等讲座,对国家级基金的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有了清晰认识。

三、会议成果赋能:锚定发展方向,助力学科建设

本次研讨会通过多维度学术碰撞,形成了多项对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共识:一是绿色发展需强化跨学科协同,建筑工程学科应主动与市场营销、环境经济等学科融合,探索“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的创新研究方向;二是国家基金申报需紧扣政策导向与实践需求,绿色建筑领域可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建筑节能”“低碳建筑消费行为驱动机制”等前沿选题;三是高水平论文写作需注重“技术落地性”与“理论创新性”结合,突出建筑工程领域的实践案例对绿色营销理论的补充价值。

这些成果为我校建筑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未来,学院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一方面将研讨会前沿观点融入课程教学,在《智能建造》《建筑节能》等课程中增设“绿色消费与营销”相关案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另一方面,围绕“绿色建材消费引导”“低碳建筑营销模式创新”等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借鉴本次会议学到的基金申报与论文写作经验,推动科研成果向高水平项目与核心期刊论文转化,同时加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的学术合作,构建绿色建筑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

四、结语:以学术交流为桥,践行绿色发展使命

此次参会是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教师主动对接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积极融入高水平学术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既展现了学院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研究实力,也为后续教学科研工作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学院将持续鼓励教师参与此类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深化建筑工程与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的交叉研究,为培养适应“双碳”目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我国绿色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升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