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9 日至 31 日,太阳集团网站t8617确山铁花实践团(艺术学院 22 级音乐表演专业代一洋任队长,共 5 名成员)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文化馆,开展以 “确山铁花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推广研究” 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国家级非遗确山铁花 “传承人老龄化、技艺失传” 的困境,结合专业优势,通过建立数字化档案、设计创新推广方案,为千年非遗注入青春活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灵活调整,深挖铁花历史与文化内涵

图1 :成员手持铁花相关工具,近距离感受非遗物件
7 月 29 日,实践团首站抵达确山县文化馆。原计划拜访非遗传承人学习铁花表演技艺,因传承人临时出差,团队迅速调整方案,与文化馆工作人员展开深入访谈 —— 访谈时长从原定 1 小时延长至 2.5 小时,成员们不仅系统了解到确山铁花从宋代军中铁甲锻造技艺演化而来的历史脉络,还深挖 “打花打花,越打越发” 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期间,团队用镜头全程记录访谈,形成珍贵的文字记录与视频素材;在文化馆内,成员们还通过铁花表演微缩模型,直观感受这项 “中原文化奇观” 的热闹与震撼。

图2 :实践团成员与文化馆工作人员交流

图3 :实践团在确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前合影

图4 :确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内铁花表演微缩场景
多维调研,梳理技艺流程与群众记忆
7 月 30 日,实践团围绕确山铁花核心技艺与社会认知展开调研:在文化馆展馆内,成员们聚焦熔铁、击打、抛洒等 23 道核心工序,通过观察展示工具、查阅史料,系统梳理技艺流程并拍摄视频素材;走访 5 位熟知铁花文化的老居民,听他们讲述正月十五 “十里八乡的人踩着雪来瞧打铁花” 的热闹场景,收集即将消逝的民间记忆;同时向 3 名周边游客了解铁花认知情况,进一步丰富调研维度。此外,成员们还观察到馆内当地酿酒文化微缩场景,感受到确山非遗文化的多样性;通过近距离接触打铁花工具,更深刻体会到技艺的独特与匠人的坚守。

图5 :确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内酿酒场景微缩模型

图6 :确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内陈列的打铁花工具

图7 :文化馆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铁花表演微缩场景
实践赋能,沉淀成果并约定长效合作
此次实践中,团队不仅全面掌握确山铁花的历史、技艺与文化内涵,深刻感悟工匠精神,更在团队协作、信息整合、文化创意设计等能力上得到提升,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文化馆办公室主任评价:“你们整理的历史影像汇编很实用,后续可直接用于展厅数字化改造”,彰显实践的社会价值。
实践虽落幕,传承行动未止。团队已与确山县文化馆约定,将在春节前后铁花表演期开展二次实践,补充传承人访谈与现场拍摄,并协助搭建 “铁花记忆” 线上档案库,以持续的青春力量,助力这项千年非遗焕发新生。